教务处工作计划总结推荐
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教学质量分析的目的在于客观评估教与学的现状,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并弄清产生的原因,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改进措施。
这次月考从组织—命题—考试—评卷—成绩统计—试卷讲评—质量分析各个环节都做的比较到位,下面我就几个方面做下总结。
1.命题:试题一般能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难度适中,题量适宜,均能以中考、高考的试卷模式进行拟卷,试题注重与生活的联系,科学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注重“双基”的考查和能力提升的测试。
2.评卷:评卷过程中能做到结合有理,扣分有据,宽严适度,标准统一,不出现选择性地压分、抬分现象。
3.成绩统计方面均能设置多种指标,科学合理地分析分数的分布情况,能将整个年段的成绩作横向、纵向分析。并及时下发给各课任教师,以作质量分析。
4.试卷评讲课能在分析的基础上补缺漏,抓提高,能有针对性地系统复习,巩固与延升,能在讲评中拓展,在教训中总结。但不免还有些老师仍然落入俗套:以题讲题,头痛医头,以展现答案为任务。我们现考试的功能之一在于发现问题,补缺补漏,激发思维,鼓励创新,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希望与要求:
一.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管理:从教研、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各教学环节上下功夫。
1.备课:坚持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学科组共享课程资源,备课内容要体现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同时必须考虑自身的优势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在教学设计上充分体现自己的特色。
2.上课:要认真领会课标要求,理解教材,把握深、广度,整合教材与练习的关系,适当取舍,坚持以知为本原则,不以练代讲,不一味追求用难题讲概念,提倡以最近发展区域为基础,逐渐加深,合理设置障碍,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
3.作业应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在完成课本及一些必做练习之外,允许不同层次的同学有所选择,同时应鼓励学生自主地创造空间,对学科内容进行扩展和延伸。
4.辅导可以设定对学习效果的监督与检查,可以使教师在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
5.要经常去读课:老师间的听课,其实应该是一个读课的过程,听一节课就象读一本书,要去读懂它,理解它,而不应是照搬应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