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工作计划总结推荐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首先感谢县教育局教研室给我们全县的高三语文同仁提供一个共同学习和聚会的平台,其次,感谢海子的母校高河中学的领导和老师的盛情款待,让我们感受“春暖花开”的浓浓春意,还要感谢怀宁中学语文组的全体老师,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协作,完成了这样一个不太成熟的关于2009年高考分析,现向大家做一个汇报,请全体同仁不吝赐教。
一、2009年安徽省高考方案与2008年安徽省高考语文卷的回顾与综述 (略)
二、近三年课改省区高考语文试题评析(略)
三、2009年高考命题总体走势管窥
2009年高考是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首轮高考,也是继2006年安徽省语文科首次自主命题后,首次命制新课程语文高考卷。作为新课程高考的过渡期,加上我省自主命题“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活中求能”的命题指导思想,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将严格遵循《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2009年版)》和新颁布的2009年安徽卷《考试说明》进行语文试卷的命题,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高考大纲有一定的调整,高考试题的体例、结构、题型、分值等方面也有一些明显变化。这些都是备战2009年高考的我们所面临的新课题,需要我们对考纲进行认真细致、全面深入地探讨,认真研读国家和安徽省颁布的有关新高考的政策文件,同时借鉴已经进入新高考省市的经验,领会其精神实质,才能准确地把握高考命题的走向,明确备考策略,科学高效地搞好2009年的高考复习指导。
2009年《考试说明》的新面貌
试卷结构:今年的最大变化可能是调整试卷结构。由先前的Ⅰ卷单项选择题,30分,Ⅱ卷阅读题、语言应用题及作文,计120分,分别改为Ⅰ卷为阅读题,约66分,Ⅱ卷为表达题,约84分。
09安徽卷将可能以这样的模式闪亮登场,它设置了以阅读和表达为主线的卷面结构,切近新课程理念,着眼于 “阅读与鉴赏”“表达与运用”,注重对考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试卷结构的设置,凸显新高考理念。
能力层级:文学类文本阅读是新高考最具创新的内容,“探究”考点首次写进新课程高考方案,是对考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考查。要求考生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阅读题考试内容及其能力层级的划分,贴近新课程的设置。
考试内容: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两个系列中散文和小说部分。
2009年《考试说明》的调整内容
调整内容Ⅰ:考试内容中“现代文阅读”部分作了重大调整。首先,将原考纲中“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改为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 这一改变虽然是名称的变化,其实是把原先从内容角度来界定变为从文体角度来界定。准确地确定了这一题的考试范围。
调整内容Ⅱ:一是将“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改为“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考点更明确,突出基础性;
二是将“概括中心思想”改为概括中心意思,着眼于阅读信息处理,变得更全面;
三是取消“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降低难度。
将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改为“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这一改变更加科学准确, “重要概念” 是就这个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阅读时,如果对这些概念理解不清,就很难读懂文章。
将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这一考点取消,只要求“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是课改区考试的要求,非课改区仍保留了这个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是能对文中有关内容进行筛选、分析并作综合概括。
调整内容Ⅲ:“文学类文本阅读”极有可能成为今年高考的亮点所在。
一、将“文学作品”改为“文学类文本阅读”,由“作品”改为“文本”,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二、已被课改区成功实践的探究题将闪亮登场。
三、“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得到凸显。
四、可能改变一统多年的散文阅读为小说阅读。
“ 阅读文学类文本”关于“探究”这一能力层级的解释: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这三点是“ 阅读文学类文本”在分析综合(C)和鉴赏评价(D)的基础上新增加的F能力层级。
探究能力是“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的能力,“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属于目前能力的最高一级。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发掘、探讨、特有解读和质疑。探究侧重于作品人文性的一面,只有注重了探究,人文性才算真正得到落实。不少现代文阅读简答题其实都有一定的探究色彩。探究题与一般现代文阅读题又有一定的不同。其一,一般现代文阅读题,往往答案就在文中,或根据文本内容分析解说,关键在于发现、筛选、整合、吸收。
探究题的答案,既要根据文本,又要借助于一定的思想理论水平:你懂得哲学,才能从哲学的高度进行探究;你懂得审美理论,才能从审美的角度进行探究;你了解时代和社会,才能联系背景进行探究;你熟悉《水浒传》,才能着眼于整部作品对其中的某一个问题进行探究;你了解作家,才能联系作家的人生阅历、思想倾向和创作风格进行探究。一个人探究能力的大小强弱,与他哲学的、思想的、艺术的各方面的根基有关。其二,探究与创新是紧密相连的,可以有新见,有不同的探究结果,因此,答案不可能也不应该求同,允许有不同的答案,只要能根据文本和有关原理,合乎逻辑地展开论述,言之成理即可。
www.b9b8.com因此我们解读文本,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入手,对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做出正确而深刻的把握。
二要在把握作品深刻内涵的前提下,探求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达到知人论世的目的。
三是要求在整体把握文学作品的前提下,表达对文学作品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即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比如:我们在讲解《中国小说欣赏》这个选修教材时,对其中的
第五单元“家族的记忆”(《家》 《白鹿原》 )
第六单元“女性的声音”( 《呼兰河传》 《长恨歌》 )
第七单元“情系乡土”( 《小二黑结婚》 《平凡的世界》 )
第八单元“人在都市”( 《子夜》 《骆驼祥子》 )
第九单元“烽火岁月”( 《红旗谱》 《红高粱》 )
这五个单元都是现当代小说,每一篇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深刻的民族心理和精湛的艺术技巧。
调整内容Ⅳ:古代诗文阅读变化不大,只是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纳入框架,取消了对“文学常识”的考查。
将“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改为“语言文字应用”,要求考生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突出了“应用”和“表达”,强化了语境应用性的特点。
调整内容Ⅴ:语音点上,重新加上“常用字”的界定,考查重点不在声调上,范围更明确;
字形点上,明确要求能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这与写作中“不写错别字”一脉相承。
标点符号点上,不单独设题考查,强调应用;
使用词语点上,仍是根据语境选择词语,熟语考查以成语为主。
辨析并修改病句点上,辨析采用选择题,修改一般采用非选择题。
常见修辞方法上,增加了“反复”。
语言表达具体考查点的语序有所变动,由08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调整为“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更加科学严谨。
调整内容Ⅵ:写作中“发展等级”的各考查点表述语言均有删减,明确的限定减少了,学生临场发挥的余地增大了。
1、把“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变为“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2、“基础等级” 、“发展等级”的要求更加具体,基础等级占40分,发展等级占20分;
3、增加了作文评分的要求,尤其对“发展等级”的16个评分点作了具体解释
2009年高考命题走向预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即“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查”。
对照2009年我省新考纲以及2008年四省区(山东、广东、海南、宁夏)新课标考纲及以往各地高考试题,可以预测2009年高考命题走向。
2009年是安徽省新课标考试的第一年,因此紧扣考纲,注重基础,突出主干,深探知识间的本质联系,通过分类、梳理、综合,构建试卷结构框架的制度要求不会变;以能力立意,检测知识迁移能力,检测理性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与进一步学习的潜能的命题指导思想不会变;注重知识的联系与综合,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设计试题的基本做法不会变;体现新课改精神,深化新知识考查力度,注重应用意识,强化具有创新意识的探索型的尝试与努力不会变。总之,坚持稳定,而又注重在稳定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这是09年高考命题的必然趋势。
(一)命题会大胆创新改革,会落实新课改的一些理念精神,必修选修课的有关知识一定会在试题上有所反映。
(二)考点会相对稳定,不会大起大落,近几年高考一直所倡导的对六种能力的考查及相关内容题型不会改变。
(三)试题设计会尽可能采用新情境、新材料,力求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注重考查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试题结构在大胆借鉴早期课改的海南、宁夏卷以及江苏省、广东省高考试题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
冲刺阶段复习建议
(一) 认真钻研 2009年安徽高考考试大纲及改革方案要点,特别是新教材所带来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的变化,准确理解和领会其内容,吃透其精神实质,用安徽高考大纲及改革方案要点的精神实质指导日常复习工作,对在平常教学中忽略或没有涉及的内容,及时补缺补差,强化新增考点,对新增考点做到熟能生巧,以落实高考成绩的新的增长点。对选修课教材《中国小说选读》尤其关注。对大纲和说明解读清晰,也就抓住了2009年高考复习的主线和方向。避免许多无谓的劳作。
(二)跳出题海,夯实基础,培养能力,以不变应万变。平常复习,要扎扎实实围绕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内容进行复习,利用学校信息平台,重点关注教改先行的江苏考试内容、海南宁夏的考试模式和安徽本省的有关考试信息,在训练中有的放矢,避免学生沉浸在题海中,做大量无意义的重复训练。提高备考效率效果。
www.b9b8.com(三)语言应用基础题要分板块,化整为零,将语文知识的考核分散到每天的课堂教学中,补缺补差。每天都要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巩固复习。我们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课堂,在每天上课前十分钟左右,利用信息平台,有计划的分散训练字音、字形、成语、病句的用法,选材多采用江苏或者省内著名学校的信息卷,当堂训练,及时检查,反复训练,发现问题,当堂纠正。错过的题目再重新做,在反复练习中记忆和熟悉。
(四)阅读题注意学生答题的规范和完整。正确处理“模糊”与“精确”的关系,高考的命题是有制约性的,题目指向明确,考查具体。命题是有思路的,答案是有层次的,答题的内容必须是实的,一定要落实在文中,问什么,答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为什么要这样答,都有严格遵循的语言逻辑。鉴于高考评卷对主观题实际上是踩点给分,因此,做主观题必须“点点齐全、点点相映、点到为止、点要干净”。这是评分依据,更是备考重点。
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说出大意就认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往往模棱两可,一知半解,对题目的解答也往往丢三落四,挂一漏万。但是考试的阅读是“精细”的,要求你“潜心”。试卷是求实的,答案是从文本中找得出来的。平日教学中教师要有正确的导向,对学生的答案不能听之任之。老师在关键处要对学生当头棒喝,要是是非非。对于古诗鉴赏、文学类文本的解读,都要求学生解答的规范,或有问必答,有问才答;或分条列出,思路清晰;或看分答题,力求完全。
(五)提高书面表达的要求。书面表达更严密,更细致,更富有逻辑含量,高考的主观题最后都要以书面表达的形式来回答。训练书面表达,在课堂上要有经常的、持久的书面表达训练,或3分钟,或5分钟,坚持会收到效果。名句默写、文言翻译、诗歌鉴赏等都要这样。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写。学生隐隐约约的懂,和他明明白白的说出来是不一样的,他明明白白的说出来和他再动笔准确无误的写出来又是不一样的。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后一阶段的复习中,老师和学生往往陷入大题量的信息卷的处理中,对于语文这样一个需要厚积薄发的学科,学生和老师都会对它视为鸡肋,往往是老师发卷、讲卷,至于学生的做卷过程可能会有所忽略。鉴于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做题和老师讲题融合为一体在做时讲,在讲中做,边做边讲,避免学生整节课做题所带来的疲劳和敷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课堂教学和早读要有目的性。每个早读,在前一天及时提醒学生对考试说明规定的背诵文章的背诵,在当天的课堂教学中进行默写检查,重点是容易出错的内容和容易写错的字的检查。对于推荐给学生的精美文章,要求学生在早读中及时温习巩固,作为自己写作的素材。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重点是解决一轮复习中遗留的问题,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不用再耗费学生宝贵的时间。
偏、难、怪不是语文高考的趋势,也不是语文教学的正道。语文将更重视基础知识的检查积累,重视良好书写习惯和语言表达规范的培养,语文高考的一个趋势就是客观题减少、主观题增加,考生的书写量也会随之加大。错别字多、书写潦草、语言表达不规范对学生的最终成绩影响更大。老师们要告诫学生,学好语文要先从写好汉字开始,应将书写训练和平时作业结合起来。
(七)尽快熟悉新题型,适应新的考试模式。尤其是关注试卷(一)和试卷(二)内容排列顺序变化所带来的学生解题思路和时间分配的不适应。我们以前的训练和检测都是旧的试卷结构,对试卷的难度总体上由易渐难的模式非常熟悉,而新课程卷很可能是在四个模块内由易渐难地逐渐推进,所以,我们要转变观念,尽快适应。
(八)新材料作文: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材料作文, 不限文体,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不同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叫做新材料(或后话题)作文。
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1、“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材料,它只给考生确定话题划定范围,并不限定作文立意,也不限定作文行文。另外,它的要求更加自由,完全吸收了话题作文的优势,突出了“三自”作文的品格——自主确定立意,自主确定文体,自主确定标题。
2、与话题作文相比,新材料作文的命题则给考生提供了一定的情景,其材料的功能主要就是为考生确定话题规定范围、提示思维方向,考生的审题、立意、行文必须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这样考生就很难猜题押题。
3. 增加了考生审读材料与拟定话题的环节,将读与写结合起来,有利于强化审题意识,培养提炼话题的能力。
因此,新材料作文体现了在开放中有所约束、在灵活中有所规范的命题优势。它的出现,是高考作文命题工作的一种有益的探索,它是一种信号,代表着一种新的作文命题的发展趋势,2008年全国卷的作文试题及各省市试题都有这种形式,可见命题者对这种命题形式的钟爱。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安庆市二模联考怀中考生答题暴露出的问题
存在问题:1.基础知识不扎实。字音、成语使用、辨析病句仍存在问题。成语使用一题得分很低,古诗鉴赏题学生没有弄清楚写景的顺序和角度的答题范围,对感情基调也没有准确理解。2.学生审题意识不强,答题不够规范,特别是文学类文本阅读,没有做到分条列出,语言肤浅。3.课外积累少,立意浮浅、扩写题语言空洞,探究题失分较多。
www.b9b8.com结 束 语
展放在桌面上,试卷便是平坦的大地,而让考生看到大地上站着大写的“人”,这正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2009年安徽省高考是实行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我们要认真研究2009年考试大纲的相关要求以及试题样式,从中洞悉命题考查的原则和依据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这样就能在2009年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用“激情备考、科学备考、全员备考”的备考理念,脚踏实地,勤奋进取,和梦想一起飞翔,向着2009年高考这个目标奋勇拼搏,在2009年高考中以优异成绩向社会和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或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也许我们始终只能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然而,我们眺望理想的高地,我们不屈服于现实;我们也会有暂时的休憩和沮丧,但我们永远怀着寻找精神家园的冲动,且吟且行。
如果觉得在坚守中创造语文的精彩 ——2017年安徽语文高考蠡测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