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计划总结推荐
紧扣双基,突出素质——九江市中考地理试卷抽样分析报告
九江同文中学 李丽君
依据《全日制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七、八年级地理实验教科书》,结合当前课程改革及评价改革的要求以及我市初中地理教学实际,市教研室组织市部分骨干教师认真编写考试大纲,并精心设计试题。试后,随机抽取10个考场299份试卷分析,现分析报告如下:
一、试题特点
1、试题设计思路正确,“稳中求变”
试题设计是紧扣教材重点和考试大纲要求,注重检测学生的初中地理基本知识,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并适当增加与高中地理关联密切的知识的考查。试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的理念。试题难易适中,满足了对不同层次学生考核的需要,关注了全体学生的发展。
2、试题题型多样、层次丰富
地理试卷共设计有选择题12分,读图填图10分,知识能力检测填空5分,简答8分。从识记、理解、应用多层次,全方位考查初中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地理能力的应用。
3、试题设计方式活泼、关注现实生活
地理中考作为初中地理终结性测试,除了具备一定的选拔性功效外,更多的应该是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指导性作用。对学生终生有益的地理能力培养。试题的第2小题“节约用水”的习惯;第5小题“春联考查省区”第10~12小题“九江市等高线图应用和杆影判断及爬山活动”;第13题③“地震中自救方法”;第15小题“世界人口、耕地问题”。这些试题命题方式活泼,素材来自于日常生活,情景丰富,适合初中学生考试心理需求,体现了课改要求,密切了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二、试卷抽样分析(样本容量299份)
1、总成绩分析表
表一 总成绩分析表
样
本
人
数
0
|
|
15
16
|
|
20
21
|
|
27
28
|
|
35
最
高
分
最
低
分
全
距
及
格
率
优
秀
率
均
分
难
度
系
数
299人
52人
72人
106人
69人
35
6
29
58.5%
23.1%
22.1
0.63
分段成绩显示,总分成绩大部分集中在21—27分和16—20分中间两段内,难度系数为0.63。成绩分布呈现正态曲线,达到命题设计要求,既难度适中又达到选拔的目的。
2、试卷各小题抽样难度分析
表二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分值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0
10
13
难度系数
0.84
0.99
0.78
0.8
0.51
0.71
0.82
0.55
0.89
0.62
0.28
0.55
0.52
0.62
0.77
表三 试题各小题难度分布
难
度
结
构
难度系数
题 号
分 值
难度评价
70.85
2、9
2
容易
0.60-0.84
1、3、4、5、6、7、10、14、15
19
较容易
0.40-0.59
5、8、12、13
13
中等
0.20-0.39
11
1
较难
<0.20
难
试题难度以较容易和中等难度为主,保护了大部分学生学习心理,肯定了他们的努力和学习成果,同时也让学习优秀的同学得到了展示才华的机会。适中的难度没有导致“难倒一大片,全军覆没”,比较适合大多数同学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
3、试题结构表
表四 试题目标结构
目标结构
题 号
分 值
合 计
识记
6、9、13(1)、14(1)
12
35
理解
3、4、7、8、13(1)、14(2)
9
应用
1、5、10、14(3)
5
灵活和综合运用
2、11、12、13(3)、15
9
表五 试题内容结构
内容结构
题 号
分 值
合 计
地球地图
1、7、9、10、11、12、
6
35
中国地理
4、5、6、8、、14
14
世界地理
13
10
可持续发展
2、3、15
5
三、考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考生地理理解能力及综合能力偏低
整套试卷难度系数最低的是第11小题,仅为0.28。试题主要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一方面部分学生未掌握相对高差的计算方式而导致失分;另一方面试题设计增加了难度,将山顶的海拔设计为一定范围的不定值,考查学生的不等式计算以检测学生的综合能力。多数学生却因综合能力不强,不能判断山顶海拔,不会运用数学中不等式计算而导致丢分。反映了学生概念不清,记忆不牢,理解不透,计算不准等薄弱环节。
2、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地理事物分布识记不清
初中地理区域的学习强调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空间分布,选择题第5小题通过春节晚会中出现的春联考查学生的省级行政区划,试题设计通过“洞庭湖和赤壁”“岳阳楼和黄鹤楼”等自然、人文地理事物的分布来考查湖南、湖北省区。部分学生因对该部分知识识记残缺、混淆,对中国自然分布和人文分区的关系不明而导致失分,该小题难度系数为0.51。
3、地图知识掌握不牢
中考试题地图部分知识检测一直是重点,亦是历年中考复习的重点,但部分学生或因投入不够或因能力不够、或因信心不足而使地图部分得分率始终不高,今年中考亦不例外。如第13题①小题部分学生将“贝加尔湖”误写为“苏必利尔湖”,将“阿拉伯半岛”误写成“沙特阿拉伯”不能准确写出“珠穆朗玛峰”等而导致失分。该题难度系数为0.52。
4、审题不清,表达不准,错别字太多
审题能力是考试的基本能力的一部分。部分学生将14题③小题三个城市降水量大小排列写反而失分;部分学生将“土地”和“耕地”相混淆;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完整阐述“我国土地国策”而导致失分;部分学生将“俄罗斯”误写为“俄罗丝”而导致失分,等等。
四、对后阶段教学建议
试卷上出现的种种错误,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效率存在问题,另一方面亦显示初中地理教学尚有部分不足。为此,特建议:
1、强化地图在地理教学和复习中的作用。作到用好图、熟记图、图文转换。发挥地图信息库、空间指向作用,培养学生图上思考、记忆的习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好习惯,找准问题“范围”“方向”“题眼”,做到有的放矢,回答准确、完整。
3、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特别是常用地名和专业术语的使用。
4、在教学中对相关的知识进行适当的联系、拓展,构建地理知识网络,分析因果关系、主次关系,掌握规律,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利于灵活运用。
教学效率影响学习效率、考试效率。课堂45分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和关键。教师认真备课,灵活教学,因势利导,科学分析、考查、评价是教学生命力所在。